神经外科女护士是个“专利达人” 三年间获得60多项专利 今年还要再申报20多项
发布时间:2022/2/22 17:17:26
“智能医用手腕带”“多功能说话瓣膜”“一种压疮敷料”……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护士李洁莉笑容可亲、语调温柔,同时她也是一位热衷于创新的“专利达人”,短短3年里接连拿到了60多项专利,医院为此为她颁发了“知识产权奖”。
李洁莉表示,她会继续钻研,计划今年再申报专利20多项。“希望我的专利能帮助更多患者,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。”昨日,李洁莉对极目新闻记者表示。
工作中遇到难题
她自己动手解决
李洁莉今年34岁,她所在的神经外科,工作十分繁忙。护士们需要护理的患者,很多经历了开颅手术,生活难以自理,护理难度较大。“一些护理用品在对应患者的需求时,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。”李洁莉介绍,比如,卧床患者容易出现压疮,需要使用敷料,护士交班时检查康复情况,就得揭开看看再贴回去,“贴了开、开了贴,反复几次胶就没有粘性了。护士们每天还得帮患者翻身,这一动,敷料更容易脱开,就得再买新的。”
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这种敷料的缺陷,但李洁莉开始琢磨:有没有什么办法,既能看到患者的康复情况,又不反复揭开敷料?
灵感来了!“家里的湿纸巾包装上,有个小舌头状的设计,敷料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设计?我们留个小‘窗户’,可以打开一小块看看压疮的情况,之后再盖上。”李洁莉说。于是,2018年,“一种压疮敷料”专利诞生了。
“这是我第一个成功申请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”李洁莉介绍。收到证书的时候,她的成就感爆棚。从那时开始,她一发不可收拾,不断在工作中观察、思考、研究,到2021年底,她先后获得60多项专利,同事们亲切地喊她“专利护士”。
老公成为贤内助
实力支持功劳大
李洁莉的专利中,除了“一种压疮敷料”等实用型专利,还有“智能医用手腕带”等高科技。患者将其戴在手腕上,可以随时呼叫护士,与护士一对一通话。
“工作以外的空闲时间,我基本上都投入到发明上了。”李洁莉说。她有一位“贤内助”,就是她的丈夫。“他是桥梁工程师,我遇到机械、电子等方面的事,他都会给我支招,提出意见和建议。我把我的想法画成简单的示意图,他就能为我绘制模型图。他是我的免费劳动力,也是幕后功臣。”说到这里,李洁莉“扑哧”一声笑了起来。
2021年9月,李洁莉拿到“多功能手术擦拭纱布骨蜡”专利。“开颅手术或脊柱外科手术中,会用双极电凝镊擦上骨蜡,以帮助止血。但是直接蘸取,不容易弄得很均匀,调整又要花时间。我的设计就是将可止血的骨蜡溶在纱布上,用纱布擦拭双极电凝镊,这样操作起来更快、更均匀。”李洁莉介绍。该院神经外科教授李翔在她的这项专利的基础上,设计了骨蜡取用专用装置,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1月的权威医学刊物《Frontiers in Surgery》(外科前沿),并且已经有了成品,不久就能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并应用到临床上。
“今年我准备再申请20多项专利。”李洁莉告诉记者。她说,除了申报实用新型专利,今年她会更加侧重发明专利项目,其中还有她和丈夫的“联名款”。“他非常支持我。当我申请专利失败的时候,他总是鼓励我,从来没有劝我放弃。”李洁莉说,“他理解我对这件事情的热爱,也支持我在工作之余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。我最大的愿望,是能有更多专利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,应用到临床上,为患者们解决困难,让他们康复更顺利、体验更舒适。”
【纠错】编辑:张依
来源: 楚天都市报
摘抄:荆楚网